上海騰曦網絡服務有限公司
騰訊企業郵箱上海經銷商
作者: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:2019-12-27 10:17:41 訪問量:2183
導讀:2019年9月,銷售易再次拿到騰訊1.2億美金資金,這是自2017年騰訊領投銷售易D輪,2018年騰訊投資D+輪以來,騰訊第三次下注CRM市場,甚至是近年來CRM市場最大的一筆投資。那么,騰訊3年3投,下注越來越猛,這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么?在騰訊的連接戰略里,銷售易又扮演什么樣的角色?
2019年9月,銷售易再次拿到騰訊1.2億美金資金,這是自2017年騰訊領投銷售易D輪,2018年騰訊投資D+輪以來,騰訊第三次下注CRM市場,甚至是近年來CRM市場最大的一筆投資。那么,騰訊3年3投,下注越來越猛,這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么?在騰訊的連接戰略里,銷售易又扮演什么樣的角色?
一、借道企業微信背后
在PC互聯網時代,騰訊借助QQ實現了人和人的連接;在企業內部則依靠QQ企業版,完成了企業內及時通訊和輕度OA市場的占領。強大如微軟,在即時通訊領域,也不是騰訊對手,MSN被斬于馬下。在滲透率更高的移動互聯網時代,微信以11億的月活用戶完成人與人連接的終局之戰,然后以訂閱號、服務號、小程序和微信支付布局人與企業的連接,在企業內部則依靠企業微信來滿足即時通訊的需求。但是這一次,同樣的故事沒有上演。企業微信遇到了強大的對手:阿里系的釘釘。2019年8月,釘釘宣布用戶數破2億,企業組織過千萬。借助阿里系在B端市場的強大優勢,釘釘勢成。如果繼續定位在企業內部的即時通訊工具和輕度辦公應用,企業微信會異常尷尬,前途叵測。
銷售易創始人兼CEO史彥澤
銷售易創始人兼CEO史彥澤當然也不是先知,在2017年1月接受騰訊領投時,不可能預見到釘釘給企業微信帶來這么巨大的壓力。但是史彥澤早早選擇站隊騰訊,這背后其實是縝密思考的結果。作為在外企打拼十幾年的頂級銷售,史彥澤對CRM有不一樣的理解。
他認為,無論多大的企業、公司,無論是B2B還是B2C,簡化下來,就是幾撥人的事。新型CRM的本質,就是將企業運營重新看成是人的組合而非僅僅是內部流程,用社交網絡和移動技術去幫助企業連接內部和外部的每個人,并將業務流程架構在上面。客戶關系管理,把客戶這個抽象的詞換成一個個鮮活的人,其實就是商業場景下人與人的關系。這恐怕也只能是淫浸銷售多年的頂級銷售員才能悟出的精髓,華為任正非就有讓能聽見炮聲的人呼叫炮火的觀點,而以服務名聞天下的海底撈,也把免單這么重要的權限下放給了一線服務員。在正在熱映的美劇《海豹突擊隊》里,你能看到衛星、運輸機、無人機、情報這些價值數億甚至數十億美金的資源,圍繞著成天為女兒學費買房子發愁的低薪士官調配。
按照史彥澤的邏輯,CRM最核心的基礎其實還是人和人的連接。史彥澤選擇騰訊,銷售易等于提前跨越了最終的鴻溝——企業與人的連接通路。從史彥澤的視角看,企業微信還有另外一個巨大機會和潛力:就是承載騰訊C2B戰略。不需要數據佐證,僅憑直觀印象,企業人員和客戶之間的溝通聯系,微信仍然處在不可撼動的壟斷地位。只是可惜架構在微信上的公眾號、小程序雖然也是幫助C連接B,但是仍然還有很多局限性。這里的關鍵,就是客戶更需要一個有溫度有責任的人,而不是一堆冰冷的資料、流程。
到了2018年,史彥澤終于看到了微信給企業微信開的一條縫。這條縫打開的是一扇門,通向人和企業連接的大門——微信終于支持企業微信向微信用戶收發消息。從用戶端來看,看到的還是企業里一個個活生生的人;從企業端來看,通過企業微信收發的消息代表企業的形象和承諾,接受企業的支持和管理。原來近乎失控的企業員工和客戶之間的溝通,通過企業微信重新被納入了企業管理的范疇。數據輕易打通,障礙不存在了。
另外一個場景就是企業微信的朋友圈,這就意味著企業可以在朋友圈營銷獲客。當然,騰訊會異常謹慎的控制營銷對用戶的騷擾。用微信+企業微信把C和B連接起來后,就可以用小程序讓C和B互動起來。互動,就是營銷、轉化,客戶服務好了還可以再推薦再買,這樣企業的私域流量就有了一個承載。
企業微信之前,微信連接的私域流量依靠微信群,但是群的功能太有限了。現在有了企業微信,加上公眾號、小程序,就可以做會員。有了會員體系,還可以做內容、做運營、做交易、做交叉銷售,基于大數據的推薦就有了用武之地。那么銷售轉化,線下線上協同,客服保客、忠誠度、會員、大數據,這些東西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C2B連接,就能真正幫助企業把握住私域流量,就能持續的變成C跟B品牌之間交互的一個場景,一個承載。這其實也是B2C企業的普遍需求。以前消費者C通過不同的渠道購買產品,買完以后跟企業就沒啥關系。現在C2B直接連接起來建立私域流量,建成一個持續的客戶關系。然后就可以考慮維護好這個客戶關系。
對銷售易來說,在與企業微信,公眾號,小程序,QQ和呼叫中心打通之后,就構成了企業與客戶的全渠道連接。以前沒有企業微信,就缺了微信這個最重要的連接渠道,現在終于補全了。
二、打開新的市場空間
當然銷售易跟企業微信合作,并不是簡單地把銷售易APP在企業微信上重寫一遍,最后變成企業微信的一個應用。
銷售易更多地是把企業微信當成一套前端框架,把銷售易CRM后端的邏輯通過企業微信來展示。比如銷售易最近推出了汽車行業版本,就是銷售易和企業微信的結合。汽車4S店特別典型:4S店打個廣告,客戶到店,到店后銷售跟客戶互動,做試乘試駕。這個過程中銷售人員和客戶有很多互動。
傳統的互動就是要加微信,客戶有購車意向,銷售說咱們加微信聊吧。加了微信以后,互動就是在銷售人員自己的微信群上面。就變成了公司辛苦得來的銷售線索全部寄托在銷售身上。銷售員會不會跟客戶互動,以什么樣的形式互動,客戶信不信任銷售都是未知數。
但是現在有了企業微信,就變成另外一種場景:首先用戶掃碼加企業微信,對客戶來說他加的是4S店一個銷售的微信,在標識上就可以明顯看出企業特征,而不是隨便加了一個好友。客戶面對的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,但是企業微信的標識會強烈暗示這是代表公司跟客戶在互動。跟客戶完成互動后,銷售要干的事就是典型的CRM行為,比如給客戶打標簽。例如客戶的年齡,興趣點是什么,意向購車時間等等。于是客戶的基礎信息就被收集整理,眾多4S店的眾多銷售,加了很多潛在意向客戶后,就形成一個龐大的客戶群。企業對客戶群進行分類管理,用CRM營銷工具自動維護,比如什么樣的潛在客戶直接跟進,什么樣的客戶需要增加一些品牌誘惑力的內容、再培養一段時間……于是公司層級的銷售管理就可以展開,銷售漏斗就可以形成,每個環節的轉化可以量化評估跟蹤調整,一線銷售就可以得到精細化客戶運營的有力支撐。
如果銷售離職了,客戶關系還是保留在企業微信上面,通過后臺設置,客戶很容易由新人來接手,前期企業投入的資源就不會因為銷售離職而變成斷線風箏。所以通過企業微信,客戶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公司資產,公司的資源投放也會更有效率。新人接手后,或者到了后市場服務,溝通的過程中,在企業微信里馬上點開就知道客戶背景信息、會員信息等等,這些都在企業微信的對話窗口完成。企業微信的加號里,還留下了很多的拓展空間,也就是很多企業CRM的能力,都可以成為銷售工具植入。
汽車行業版本,只是目前銷售易推出3個B2C版本之一,另外兩個行業版本是教育和泛家居。這樣,借助企業微信,銷售易從傳統優勢的B2B市場突破到B2C市場。
當然,銷售易并不是說就能搞定所有的B2C市場,而是有所選擇。比如汽車、教育,家裝這些,都是比較大的家庭消費。特點就是客單價比較高,決策時間長,往往是家庭成員參與決策。從銷售過程來講,都有一個從線索進來再跟進、成交的過程,這跟B2B銷售有一些共通之處。而銷售易在B2B市場建立的PaaS能力,是能夠復用到這類B2C市場。
騰訊的C2B戰略里,多數是2C的企業。2C行業也是以前銷售易相對薄弱的地方。現在打磨出一些行業產品后,借助騰訊的銷售體系和營銷體系合作,也就增加了銷售易的覆蓋和銷售,成為新的增長點。
騰訊擅長的是連接,但是連接之后,客戶和企業的互動中間有很多流程。這部分流程是騰訊不擅長的,但卻是銷售易擅長的。這樣銷售易就補齊了騰訊C2B戰略的整個流程。在新零售領域,騰訊有很多布局,包括微盟、友贊、超級導購,包括騰訊自己做的DMP一類產品。不過這些產品都是單點方案,每個單點的方案客戶好像都需要。但是在客戶維度希望這些方案是一個集成的方案,整合的方案。尤其是對大客戶而言,客戶更需要一個一攬子的解決方案。
那么騰訊布局的這些產品怎么整合呢?比如給客戶建立一套客戶主數據平臺,按照客戶關系維度把這些產品連接起來。前端應用層級上是不同的觸點,比如營銷里用一個DMP獲客,線下門店里面用一個導購管理店面和經銷,線上是電商,然后從應用層級從營銷到服務這個鏈路能夠打通,最后形成一個平臺級的東西能夠支撐不同的行業。可以看到,整個鏈路有很多數據,就形成了客戶的大數據平臺,或者說是現在流行的數據中臺。騰訊底層的大數據能力也能很好的在這個平臺里體現。這里面每個單點都很專業。比如電商很專業,銷售也很專業,服務也都很專業。整個一套很專業的東西要結合在一起,這是銷售易跟騰訊一起合作,讓C2B戰略能夠真正給客戶帶來的價值。這個價值對整個生態來講,都意味著新的市場機會和增長點。
三、銷售易的壯志與雄心
雖然市場的機會看起來很大,但是對銷售易的體量來看,挑戰同樣巨大。從客戶角度看,尤其是大客戶每個行業每個客戶差異都很大,都需要很高的定制能力。從產品功能角度看,銷售易沒有那么多精力去做滿足所有需求的功能。
在跟騰訊合作的這些行業中,每個行業里面從營銷到服務客戶的過程千差萬別。面對這么多行業,銷售易短期內不可能有這么多行業專家,依靠ISV是必然選擇。那么平臺對ISV的支持又會成為挑戰。這樣基于aPaaS建立客戶數字化平臺就成為唯一的選擇。用客戶數據中臺,也就是大數據平臺,作為客戶的數據中臺,在上面不但可以接銷售易自己的銷售云、營銷云、伙伴云、服務云等,也可以接其他ISV的電商、市場推廣等單點功能,甚至還可以與客戶原來的ERP對接。
現在企業在講前臺、中臺、后臺,其實就是圍繞客戶區分。跟客戶打交道的就是前臺,比如銷售、營銷、客服、市場這些功能。這些前端重復使用的共用組件沉淀在一起就是數據中臺,就是圍繞客戶的全方位數據,比如共用的客戶帳戶體系,客戶標簽畫像,客戶生命周期,然后還有數據權限、數據安全等等方面,然后企業還有一整套ERP系統的后臺。銷售易是從2015年就開始做aPaaS平臺,花了4年時間打磨產品,難度很高,但是對CRM來講,面對不同行業不同流程,aPaaS就變得尤其重要。目前銷售易的產品體系結構就是PaaS平臺+上面的云,就是把前端里面共用的東西連接到PaaS平臺上。
銷售易客戶數字化平臺
這個包含標準化的可復制的aPaaS平臺,就是客戶數字化平臺。在跟騰訊合作中,是可以接入騰訊非常多的能力,比如連接能力、數據能力,知識管理、文檔,對新零售場景特別有用的人臉識別,還有安全等等。騰訊有一堆可輸出的能力,銷售易就是要提供一個平臺來整合這些能力,再去服務每個行業的客戶。
很多產業意識到了要建數據中臺,但是其實也沒有足夠的專家去打造一個PaaS,如果每家公司都做一點,很浪費也很難成功。做PaaS的難度在于,首先要有足夠的產品經驗,要對前后端產品功能有足夠的了解,只有覆蓋足夠的產品功能需求,你才有可能抽象出來哪些是共用的組件。國內這樣的人才也很少。其次要有足夠強的技術能力,能夠建立數據模型。設想一下,要跟這么多功能,無數家的產品對接,沒有很強大的技術能力定義好模型和接口,一個一個做一個一個接,這樣的PaaS就不可能成功。
如果讓一個專業的公司把這些事全部干完,從營銷獲客到引流到交易到服務完成客戶全流程全鏈條,在CRM領域,這就會給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巨大價值。對每個企業來說,要做數據中臺,不需要去建一個幾百人的IT團隊,從頭來建每個組件,就能避免極大的浪費。對比參考Salesforce的PaaS,Wokrday的PaaS,這些PaaS已經是一個高樓大廈,經過這么多年的投入和這么多年業務打磨建成的摩天大樓。
檢驗一個aPaaS,其實就是要看在這個平臺上,能支持到多少前端的功能,能有多少SV能順暢的接入。沒有經過這兩項檢查,那么所謂的aPaaS其實很難說是成熟的。從商業角度來看,國內不可能像WorkDay一樣,先閉門練3年內功,做好PaaS。然后在上面開發前端的應用。國內只能綁著CRM的特性來做,根據業務特性公司收入來決定先做哪個模塊,后做哪個模塊,如果一口氣做大而全的東西,公司很容易就被拖死。這個優先級的經驗掌握,其實是國內最大的挑戰。
在史彥澤看來,以前資本很充裕,整個CRM行業都很亢奮,企業經營理念會粗放,甚至于粗放得根本不管獲客的效率,根本不管客戶的續約、付費。以資本導向,不以客戶和商業本質導向。
現在整個資本市場一下進入到寒冬,銷售易即使拿了錢,還是要精益的運營,怎么將銷售體系、獲客成本降低,而且客戶滿意度和服務產品不斷的改善,不斷用數字跟進客戶滿意度,最后讓商業變成一個良性循環。不管多遠大的目標,都必須和現金流匹配起來才能成功。
在麥肯錫討論公司戰略的研究里,有這樣一個典型的現象:公司高層興奮的描述著偉大戰略的宏偉前景,但是在基層員工眼里,這不過是管理層閉門造車,自說自話。這種懸殊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視了競爭的殘酷性。管理層這些最聰明的大腦為什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,因為他們得不到一線的充足信息。從CRM角度來看企業數字化,其實就需要將一線員工與客戶的交流過程數字化,從這些數據中提煉挖掘出市場競爭的真實狀況。從一線員工的角度看,這種數字化的過程必須對他的工作有幫助而不能成為負擔。
國內外CRM最大區別就是因為溝通渠道的差別,史彥澤認為,國外企業沒有中國這么多連接通路,而企業一線員工同客戶連接的通路,其實是CRM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銷售易借助騰訊構建全渠道連接通路,以aPaaS打造客戶數字化平臺,無疑將構建出一條屬于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。
點贊 0 來源:foxmail客戶端
相關推薦:
境外企業WeCom認證申請準備材料有哪些?